--- 摄于 2017 年 9 月 藏川线前段
2020 年,我因众所周知的原因陷入破产,并背负了“巨额债务”,投资账户也基本停滞。自 2021 年起,我的投资账户得以恢复正常运作。这次,我更换了记账工具,并坚持每周记录一次,数据完整清晰,并能生成各类报表。
近期,我整理了个人财务状况,算起来,距离我重新开始投资已近四年,时间不算短。在此,我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梳理。
负债情况不便详述,因为会牵涉到诸多个人信息。简而言之,好消息是,我至少不会被债务压垮;坏消息是,距离实现财务自由仍有很大差距。看来,还是需要持续的收入才能过上理想的生活。
首先声明,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,大家权当娱乐即可。同时,我的数据不包含现金类资产收益,仅为投资账户的纯收益。
作为对比,我将两位在网上公开实际数据的名人的投资收益也一并列出(数据截至2025年6月13日):
时间 | 本人 | 孟言 | 也谈钱 | 沪深300全收益 | 中证主动偏股指数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2017 | 0.87% | 5.07% | 3.27% | ||
2018 | -18.85% | -23.64% | -26.30% | ||
2019 | 25.59% | 5.44% | 39.19% | 46.49% | |
2020 | 30.47% | 39.24% | 29.89% | 58.62% | |
2021 | 1.34% | 11.5% | 2.51% | -3.52% | 3.42% |
2022 | -1.71% | -9.34% | -19.69% | -19.84% | -22.39% |
2023 | 5.67% | 2.12% | -4.8% | -9.14% | -15.62% |
2024 | 5.37% | 10.95% | 16.53% | 18.24% | 2.77% |
2025 | 5.97% | 3.96% | 9.92% | -0.98% | 5.4% |
记账以来 | 22.45% | 60.58% | 47.39% | 19.35% | 29.74% |
年化 | 5.97% | 6.37% | 6.48% | 2.32% | 3.43% |
从年化收益来看,大家都在6%左右,但每年的数据却截然不同:
那么,你会偏爱哪种风格呢?是经历大起大落的心脏冲击,还是享受安逸稳健的缓慢增长?我想,大部分人应该更喜欢后者,毕竟没人希望看到大幅回撤。
本人的投资手法比较愚钝,思路上来说,只有两个:
整体上一年难得操作几次,无需过多耗费心力。基本就是每周六记账,每年调整一次仓位,其他时间按计划执行,不受外界干扰。
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,是拥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。无论做什么,在当前时代,充足的现金流是安心生活和工作的最基本保障,也是普通人最简单有效的风险抵御手段。在此之后,才需考虑如何与闲置资金相处。我通常会根据情况将资金划分为几个“蓄水池”,当前一个水池溢满后,资金便会慢慢流入下一个水池。由于整体风格相对稳健,我对市场时机的敏感度不高。
在此阶段,手头的所有资金都可能随时需要动用,因此无法进行任何长期规划,金额也不足以完全与日常生活隔离开来。此时,我们完全不能接受任何一丁点亏损。能选择的方案非常有限,直接考虑银行 R1/R2 产品(R2产品可能会有短期浮亏,但通常一个月内能恢复)、定期存款、各类“宝宝”类产品、货币基金等即可。
当拥有足以满足半年生活开销以外的资金后,可以考虑对这部分资金进行稍长期的规划。如果仍完全不能接受任何亏损,那就继续将其放在“原始积累”的池子里,直到有一天,确实能抵御短期风险时,再考虑后续安排。
此时,建议考虑3-5年甚至更长的规划。一年以内的规划我本人已在第一个“水池”中完全覆盖,剩下的都是长期规划资金。这时可以考虑一些被动型指数基金,包括股票指数、债券指数,也包括国内和海外的指数。将它们组合起来,形成一个资产组合,进行统一管理,并根据比例将资金投入其中,每年进行调仓。这是我的做法。
当然,这属于对投资有一定理解的人的做法。如果完全不懂,就先学习、观察;如果仍旧不行,就直接放弃,不要触碰。现在基金数量甚至比股票还多,很多基金毫无价值,有些完全是“废物”,不懂真的不要碰。相对于股票而言,基金的风险还算可控,而股票的风险更大,不建议不懂的人去碰个股。风险更高的商品期货、外汇市场就更不必说了。
这里单独提一下投顾,它属于基金中的基金。怎么说呢,也是鱼龙混杂。确实有不错的投顾策略和执行者,但想要遇到这种负责任、将用户资金视作己有来负责的投顾,相对于整个市场而言是比较少的。有些投顾真的是“无限资金、无脑定投”,普通人很难跟上这种节奏。大资金和小散户,在风险把控和抵御能力上完全是两回事。
当您在理财之路上摸索出一条小径,对如何管理个人财产有了深刻理解,对各种金融工具也有了不少认识时,请务必牢记一点:严格控制风险。任何粗心大意或狂妄自大都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财产损失。在这方面,要守正出奇,甚至可以完全不追求“奇”。保护好自己的财产,几乎是现代人最后的底气。不懂的事情不要碰,天上不会掉馅饼,不要相信任何看似高收益的项目。
财务管理是一场马拉松,而非短跑冲刺。它需要耐心、纪律和持续学习。我的经历也许能给您一些启发,即使在困境中,只要有正确的规划和坚定的执行,普通人也能逐步实现财务上的蜕变。记住,安全和稳健永远是理财的基石,在此基础上,才能寻求合理的增长。希望各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之道,稳健前行,最终实现自己的财务目标。
请登录后评论
评论区
加载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