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-- 摄于 2017 年 9 月 藏川线前段
一般而言,一个月能有三篇,要么是发生了一些事情,要么是为了补上之前的缺失,我给自己定的小目标是尽可能一个月写一篇,无论写什么,总是有输入才有输出,如果写不出来,那就是该去找输入的时候了。很显然,这次是发生了一些事情。
在别人眼里,我大概率是一个不近人情,冷冰冰的机器人,尤其是一些亲人眼里,这我都知道,但也确实很难纠正这样的负面影响,大概率没有什么事情是毫无代价的,有些代价是金钱,有些代价是人性,我得接受它,这些实际上都是自己的选择。
那么首先需要问一个问题:
如果有亲人打电话问你要手机验证码,你给是不给呢?前提是,你不知道是什么应用,知道了之后,发现验证码来源与描述不符
无论有幸读到这篇的各位怎么选,我的决定是坚决不给。在当前时间段,验证码最高上限意味着:同意请求方申请的任意权限,包括贷款许可、查询征信等个人信息、转移银行卡余额等等,这样的诈骗案例数不胜数。我并不知道来源是什么,也不知道它请求的是什么权限,甚至还发现了来源请求与描述不符,这样的验证码,我无法安心给出去,我对自己的判断觉得并没有什么问题。
但实际上,这样的选择是伤害对方的情感,在一般人的眼中,这种“屁大点事”,一个电话就可以拿到了,我不同意,就是不信任亲人。我理解这样的推断,但坚持自己的拒绝。
接下来可想而知,包括刚开始认同我的观点的家里同龄人,也慢慢站到了让我先给验证码,让请求方能登录并注销的流程中,然后再讨论安全问题的路子上。轮番上阵了好几个人,我坚决拒绝了。
这是理念上的冲突,虽然本人好说歹说最坏的情况,但说服不了对方,对方的观点里,这样是没有问题了,并且还说理解我对安全的追求,但结论依然是 “码先拿过来,然后再说安全问题”,实际上,这就是一种不理解,既然理念冲突,那没啥好谈的。
我宁愿垫付金钱损失,也不愿意给出激活码,以及为什么要用我的手机号去做我不知道的事情?垫付损失是确定性的损失,给出激活码是未知的,无上限的风险,我不知道别人怎么选,我选择确定性的小损失。
可能,在他们眼里,我就是不近人情、天煞孤星吧,我觉得这次事件,大概率再一次加深了这种印象,反正各种不合群的名词都会出来,但无论怎么复盘,我觉得我没得选,符合我的观点的做法只有拒绝。当然,有人会说,那万一没事呢,我只能说,风险和概率的事情不能这么看,或者说,你与我观念不合。
“如果知道有个地方会让我死,那我需要毫不犹豫地远离那里。”
请登录后评论
评论区
加载更多